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

2015-16「大學中文一」組 優異獎《在中大尋找寂寞》 

在中大尋找寂寞
吳卓恩 新聞與傳播學院(一年級)

在中大,總是喜歡一個人吃飯。也許自己本身比較內斂,面對一大朋友吵吵鬧鬧,沸反盈天,恨不得到地洞去。在中大要找個安靜地方並不難,難在想一個人靜靜地吃一頓好飯。飯堂隨處都看得見熟人,裝看不見又好像沒禮貌,逼不得已打開話匣子卻令自己難受。沒頭沒腦的聊一頓,只苦了自己。說穿了,就是不想碰到人,不想說話,不想裝。這是病嗎?我也不曉得了。漸漸地,我不只吃飯一個人,人一空閒,也想念自己一個的感覺。

於是我展開了在中大尋找寂寞的旅程。

最初我找上了博群在王福元樓五樓的公共空間。甫進門便看到左手邊的豆袋椅和木家具。中間用書櫃間開豆袋區和書桌區,又以小盆栽稍作點綴。地方雖小,但勝在少人知曉。窗戶全打開,空氣清新得很。我最喜歡木嗅起來的味道。在第一個學期我幾乎每星期都至上去一遍。有時趕功課,有時看書,有時沒做什麼,只聽著音樂、閉著眼,享受一個人的感覺。

不過後來我也沒去了。有些學生在Instagram上吹噓這裡什麼什麼的,多了人到五樓「傾pro」、聊天,我也沒心機留下了。我不會怪他們,他們並沒做錯,畢竟公共空間的意義在於共享。只是我討厭人聲而已。

你可能會問我,想安靜,怎麼不去圖書館?我去過。我真的去過。但圖書館那種侷促和默然的寂靜令我更喘不過氣來。加上長年開著空調,循環的空氣和那些吭聲只會我入睡。我需要新鮮空氣和自然的背景聲。我想念那獨自的感覺。

到後來,康本園與伍何曼原樓平台那幾塊草地吸引了我。一直我都只會衝衝經過i-lounge上康本園去上課,而忽視前面那條沒什麼人走的路。一次偶爾買了飯盒卻沒位子,才走了過去。
我不只找到椅子,還發現了那片荒地。幾張石椅圍著幾片草地。草地有花,有蜜蜂,有校巴經過的聲音。旁邊有一條幽靜的小路通向崇基宿舍,舍堂呈粉紅色,雅麗得很。稻黃色的枯草一點兒都不漂亮。下面是34號巴士站,談不上寂靜。草地也不是沒人影的,偶爾也會有學生在這兒溫書、談天。但這裡的一切彷彿都很有默契。不會太刺眼,不會太明麗,不會太擾人。我也習慣了在這裡與自己相處。一個人的感覺,太美好。

在這裡,我多了跟自己的靈魂談話。至於為什麼我這樣討厭人聲,應該是源於他們的對話。在中大,人們談天的時候總是肆無忌憚地高談闊論。那些對話總是乏味又無益的。誰跟誰一起了,誰拿獎學金了,誰闖大禍了。很多時候我並無心偷聽,無心搭話,但人聲總是會闖我的耳裡,如砂石般的話纏繞著我的思緒。就這樣聽著聽著,使我更珍惜自己一個的時間,珍惜不用談話的時光,珍惜不用與人相處的日子。


現在想起來才知道,我想尋找的,也許其實不是寂寞,而是知音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